2025-02-12 05:03:55
pSznSpZiGTMhDbJz
如果你错过利川山花烂漫的春天
错过利川凉风习习的夏天
错过利川红叶遍山的秋天
那么,你一定不要错过利川冰雪覆盖的冬天
冬日的利川
美得纯净,美得洁白,美得浪漫
在利川,你将会与一场大雪
不期而遇
齐岳山国际滑雪场,将于2025年元月开业,填补了利川冬季旅游产品的空白。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660亩,构建大众亲子滑雪+戏雪乐园以及四季生态休闲度假三大核心功能板块,打造集冰雪运动、文化体验、生态休闲、主题游乐、养生度假等多种主题产品于一体的高质量文旅标杆项目,促进全域旅游发展。
作为一个旅居利川的人,但凡是在冬季,但凡是与恩施州外的友人会话,不出三句,总会收到一些满怀关切的问候:“你那里下雪了吗?冷不冷?”
远眺齐岳雪山
利川四季分明,冬季自然是会下雪的,却不会过分寒冷。利川城四面环山,中间是广袤的平川大坝,齐岳山、佛宝山、甘溪山、金子山、星斗山、麻山环绕四方,像一堵厚厚的城墙,将这座精致的小城,紧紧地圈在怀抱里,挡住了凛冬的寒流,也造就了利川巨大的海拔落差,在利川地势最低的文斗镇马桑坡村吊二岩,海拔仅315米,而素有利川屋脊之称的寒池山,海拔最高达2041米,曾有“甑子高山在下雪,官渡司河过六月,莫到时令秋已过,艾地坝上仍炎热”的民谚。高山之巅积白雪,平坝之中暖融融,便是利川之冬的真实写照。
齐岳初雪
甘溪积雪
金子山雪景
佛宝林海
红椿冬韵
千呼万唤始出来
白雪银装似仙人
利川的雪总是很守时,小雪节气过后偶尔便会飘上一点,轻轻柔柔地落在树梢、落在肩头,不等你细看,便又悄悄地融化了,只留下一点儿淡淡的水渍,表示它曾经来过。这个时候,要去到利川屋脊——海拔2000多米的寒池山顶,方能寻到它们的一些踪迹,白雪轻浅地覆在草地上,又露出些黑色的山石来,层次分明得好似一幅古老的山水画。
寒池冬韵
高山民宿
耐心地数着日子,慢慢走过大雪节气,到达冬至前后,利川的冬雪总算盛装而来,屋顶上、树梢上、行人的发尖儿上,随处可见它们的影子,却始终是轻裹浅覆,温温柔柔的,像是怕弄疼了什么人一样。要想看得真切,还得走出小城,到田野,到山上去。你会看见被白雪覆盖的梯田是那么圣洁,仿若通向圣境的天梯,成群结队的鸦雀在雪地里自在地觅食,叽叽喳喳地述说着“这个冬天不太冷”。有些淘气的青草,试探着从雪缝儿里探出嫩绿的叶子来,一下子就能将暖流注入你的心坎里。还有那些忙着采挖山药的农民,一锄锄又接着一铲铲,从深深的土地里起挖出白白胖胖的利川山药,那挥汗如雨的样子,恰似赛过盛夏的火热。
香淹坝雪韵
雪降都亭山
最妙的还是利川冬季的茶园,白雪轻轻地盖住茶树的顶端,像是给它批上了一件雪白的披风。茶树上,小巧的茶花藏在雪里静静绽放,又怕被人误会了去,在花瓣中间,点缀出鹅黄的细蕊。茶树的叶片始终维持着鲜亮的墨绿色,憋足了劲儿在土地里攫取养分,只等来年报春鸟的第一声鸣叫,就飞速地抽出新芽来,为人们送去馥郁的茶香。
利川红茶园冬景
冬季的齐岳山大草原最是符合人们心中对于冬天的向往,一望无际的草原白得无暇,又白得热烈。一座座高大的风车终年不歇,迎着寒风呼呼地转动,累积大量电力,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;成群结队的牧马和羊群在雪地里自由地奔跑,总能让人想起马放南山的太平光景;还有那缓坡处的积雪,被人们压实成一条条雪道,携老扶幼地滑雪嬉戏,无一不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齐岳牧歌
风雪齐岳山
雪后风车
佛宝山大水库四周都薄薄地结了一层冰,冰上又覆了些薄雪,湖心袅袅升起薄暮,朦朦胧胧地倒映着岸边那些披着雪袄的青松山峦,恰似一幅静谧的山水画,连动物和鸟群都放轻了脚步,只有白云寺的暮鼓晨钟不时响起,敲得大瀑布边上的那些冰挂微微晃动。
佛宝山旅游公路
要看利川的雪,甘溪山肯定是不能不去的,远远望去,白雪皑皑、银装素裹,是冬雪最浓墨重彩的表达,更是利川古八景之一。山上的青松从不畏惧风雪,被压塌了枝条也不曾弯下脊背,冰凌、冰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相比甘溪积雪的厚重,钟灵山的雪景就像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,层层叠叠的积雪好像纯洁的裙摆,山间的湖泊恰似明亮的眼眸,阳光下的冰凌是她的王冠。数万年来安静娴雅地站在那里,等着有情人来娶。
天博TB SPORTS
笔架山和金子山并称金字凌云与玉笔朝天,均是利川古八景之一,隆冬时节,积雪如毡,皆是英气笔挺,山野之间又散落着大量土家族、苗族民居,亭台楼阁,飞檐翘角,都静默在皑皑白雪之中,美得如梦似幻。
笔架山初雪
云雾山是恩施与利川的分水岭,在利川境内的石板岭,过去曾是凉城利川的生命线,每年冬季下雪,进出利川就极为不便。随着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开通,石板岭不仅完成了千百年的历史使命,成为生态型有机蔬菜的基地,也成为人们户外运动和农业旅游融合的新选择。
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,只可远观不可亵玩,那里有许多的孑遗动植物在雪底下冬眠,需要维持那份神秘与宁静,让其自由生长。
红椿玩雪
炉子烧得红似火
正是热情洋溢时
利川的冬天是白雪的世界,也是热情的海洋。隆冬时节,家家户户的炉子总是烧得很旺,不论是燃气炉还是柴火灶,都烧得红红火火,不仅是为了御寒,更是为了象征日子越来越红火。若是感觉身上烤的热了,就赶紧换个姿势或角度,这时候你可千万别用手去摸,否则那热情的“火斑子”会在你的美腿上留下紫红色的印迹。
利川高山边远地区尚存的文化记忆
炕腊肉
人们习惯在火炉上烧着开水,烤着利川山药、富硒土豆,抑或是烤着玉米粑粑、糍粑、白米粑粑等等本地的小点心,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里,围着火炉烤火、聊天、吃点心,听年轻人说这一年的收获和见闻,听老年人抽着旱烟袋子讲古老的传说,看小孩子们在屋里欢快地跑来跑去。整个冬天都在这样的欢声笑语里显得格外其乐融融。
土家刨汤文化节
年关将近,村里外出打工的人们拖着大包小包回来了,老人和孩子远远地迎出了村外,团圆的气息让利川的天空越来越火热。年猪已经摁在案板上,一桌刨汤宴已经安排好,一张张桌子拼接起来,摆成最长的长桌宴,新杀的年猪肉被做成不同的菜肴摆了上来。亲戚邻里、老女老少都来了,吃着泡汤宴,聊着新鲜事,气氛比炉灶里的火焰还要热烈。
土家篝火晚会
过年了!冬天的高潮也来了。舞龙、舞狮舞起来了,薅草锣鼓、肉连响跳起来了,龙船调、种瓜调唱起来了,彩龙船、彩龙灯玩起来了……还有许许多多的文艺节目一台接一台地演起来了,大家携老扶幼一场接一场地赶,都有些应接不暇了。
元宵文艺展演
大年三十,男人们一锤一杵地打起了糍粑,就看谁家打的糍粑最糯最圆,谁家就能更团结更圆满;灵巧的主妇也拿出压箱底儿的本事,做好了一大桌子年夜饭,标志性的大火锅在炉子上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翻滚,渣广椒炒腊肉、霉豆腐、柏杨豆干……利川人爱吃的各种美食,应有尽有。一家老少穿新衣戴新帽,围着红红火火的炉子,开开心心地吃过团年饭,又吃着花生、瓜子、水果、粑粑等各类小吃零食,一起守岁,等待又一年春天的到来。
打糍粑
利川的冬天是一首部华丽的协奏曲,第一乐章是冰雪的奏鸣曲,用寒冷的基调,带你走进冬日的华章;第二乐章是马放南山、秋收冬藏的浪漫曲,带你聆听古老的历史和传说;第三乐章是土苗儿女热情洋溢、活泼好客的回旋曲,让你在民俗歌舞里,领略利川的魅力。如此奇妙的利川冬韵,就在《龙船调》的故乡等着你。